解密苏超:13万块球场成就“现象级”业余联赛,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 在体育赛事中,火爆程度往往不及演唱会。然而,这一次情况截然不同。想象一下,球赛抢票在一秒钟内达到8000万次的震撼场面,而周杰伦的演唱会抢票也不过2000万次每秒。对比之下,“苏超”的票务数据不禁让人惊叹。在最近一次苏州主场对阵扬州的苏超比赛中,43617名观众入场,再次刷新了上座纪录!原本定位为业余的省级足球联赛“苏超”,正在创造中国足球的新奇观,其上座率不仅大幅超越中甲,甚至远高于中超。

解密苏超:13万块球场成就“现象级”业余联赛,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

火爆的球市促使多个地方“不得不”将主场转移至可容纳4-7万人的当地奥体中心,而这种临时改变的底气源于江苏省13个设区市均拥有现代化大型体育中心的强大基础。从苏州体育中心与苏州奥体中心,到南京的五台山体育中心和河西奥体中心,江苏省内的体育设施规模在全国独一无二。

江苏的成功得益于多年来实施的“新四个一”工程。从2017年起,江苏几乎所有的县(市、区)都已完成该工程,包括一个塑胶跑道标准田径场、一个3000座左右的体育馆、一个游泳馆或标准室内游泳池,以及一个3000平方米以上的全民健身中心。这样的建设,让多座城市拥有更多大型场馆。例如,南京五台山体育中心不仅包括篮球馆、游泳馆,还曾承办过多项大型体育赛事,是江苏球迷心中的“精神圣地”。在苏超南京对阵无锡的比赛中,该场馆创下了15669人的上座纪录,因应球票需求,南京队的主场已改至近7万个座位的现代化南京奥体中心。

江苏全省各类足球赛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近年来新建的3000多个足球场使得苏州成为重点足球城市,拥有5座具备国际A级赛资格的足球场。苏州昆山奥体中心更是省内唯一一座符合国际足联比赛要求的专业足球场。全省现拥有11632个足球场(城市10132个,农村1500个),每万人就有136个足球场地。在过去的五个月中,江苏新增的球类场地有273片,其中足球场27片,而同为重点城市的南京也新增了近180个校园足球场地。

这样的场馆优势,奠定了江苏作为群众体育大省的基础。苏超联赛中众多高质量的硬核场地,正是江苏近年来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方面的成功缩影。据预估,到2024年底,江苏的体育场地将达到3637万个,场地总面积达到38亿平方米,平均每人拥有446平方米的体育场地,位居全国第一。而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和农村“15分钟健身圈”的覆盖率双双超过97%。

各类场馆的广泛铺开,为不同级别的赛事提供了良好的承载条件。从国际赛事到基层社区体育活动,各种比赛都得到了相应的支持。据统计,2024年江苏省共举办了30068场足球比赛,其中包括9场国际赛事、180场职业赛事与1284场全国性赛事。这庞大的比赛体系,参赛球队达到12452支,参与人数更是突破80万人次。

值得提及的是,承办各级比赛的能力与经验同样是“苏超”成名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苏超”是业余联赛,其办赛标准却严格参照职业联赛,不论裁判还是赛事组织均不逊色专业赛事。江苏省足协副主席王小湾表示,“苏超”的火爆是江苏数年来坚持体育惠民与均衡发展的必然结果。每周五六场高规格的苏超赛事,背后离不开坚实的体育设施与专业的人才队伍。

江苏省体育局的一位负责人指出:“我们不仅要建好场馆,更要用好场馆。”高水平的场馆基础需要配合惠民政策的落实及运营模式的创新。最近,江苏强化了公益性措施,挖掘城市的体育资源,使全民健身服务更加贴近民众。2024年,省体育局和省发改委联合推出了一系列措施,旨在提升全民健身服务的质效,推动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全省累计建成超过1400个体育公园。在政策的推动下,各地公园绿地新增了405个球类场地,形成了嵌入式足球场、24小时开放的城市公园等新兴场地,真正将足球送进市民的生活圈子。

正如南通球迷张涛所言:“以前想踢球都得跑很远,现在小区公园就有场地。”这些创新场地大多免费或低价开放,使得足球真正融入日常生活。江苏持续投入省级专项资金将体育设施建设纳入民生实事,自2025年起,财政厅与体育局将共同推进130个大型体育场馆的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大幅提高群众参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以江苏省五台山体育中心为例,该场馆全年开放,周末和节假日都有不少于8小时的低免开放。除此之外,各类群众性赛事、青少年培训与足球文化活动在此高频率举办,充分利用了场馆资源。

“苏超”的现象反映了江苏群众体育工作丰硕的成果。当终场哨声响起时,球迷们激情洋溢地走向城市深处,消费与活力在不断延续。正是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 的执着,让这片土地上涌现如此丰富多彩的体育生活。